2018年11日,财信微课堂进行第二次部门案例分析,本次案例分享由业务二部李华山部长主讲。案例以扶持小微三农担保业务为主线,为响应国家政策,为“三农”客户群体提供光伏电安装担保业务。
目前我公司主要和齐商银行合作,为农户担保贷款用于安装光伏发电设备,并且发电量全部上网的项目。
由于担保项目存在期限长、额度小、较分散、政策性强、信用环境差、人员流动强、营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、中间商实力弱等特点,业务二部前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经过前期市场调研,对光伏贷担保业务有了大体了解,因其贷款担保期限长,存在很多不确定性,针对发现的潜在风险我们和银行及经销商经过多次磋商后,及时采取了可行性的风控措施,把公司损失控制到最小程度话。
因借款期限太长,存在被查封的可能,虽然有监管,但不能对抗查封,所以我们要求齐商银行和贷款方签订光伏发电收益出质协议。根据齐商银行贷款期限、金额及利率,结合相应的发电量、收入及补贴到位时间,确定了还款计划,最大限度的确保收入和还款相匹配。为确保我们担保期限内发电收入全部用于还款;我们与齐商银行签订协议进行明确,具体为:借款方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,专用于电费补贴收入及按期归还借款资金的使用,结余部分在还款期内不得支取。除正常的借款本息支付或借款方在结算账户还款金额不足时,借款方自己存款进行还款,待补贴收入充足时,支付给借款方存入的同等金额的资金外,若有其它支出,均视为同等额度减少我公司的担保责任。保障专款专用,并由三方共同监管,不得变更,银行应按季度向我公司和经销商提供收入、支出和结余情况。
经过此次案例分享,本人也有一些心得体会,具体如下:
1、光伏贷产品,经历了政策了解、业务学习、风险排查、方案设计及现场考察等各环节后,最终认为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,方可制定方法进行实施。
2、一个方案的制订一定要以对实际情况了解为基础,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要敢于暴露问题,及时采取措施,并对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。
3、对于已形成的文件和制度,要不折不扣的去执行,精心操作,实现其应有的价值。